古代中国人都是怎样穿鞋的?
庄子走在路上,碰见了个很嘚瑟的人。
此人名为曹商,来自宋国。起初,宋王派遣他出使秦国,赏赐了数辆车马。待他到秦国以后,他把秦王哄得很开心,于是又得到了秦王的百辆赏赐。有此收获,曹商的虚荣心已经要按捺不住了。
曹商归国途中,没想到竟遇见了大名鼎鼎的庄子。
他便开始了表演,对着庄子发表了一番拉踩言论:
“先生你居住在偏僻狭窄的里巷,贫困到要自己编织麻鞋,脖颈干瘪,脸色饥黄,这是我比不上的短处;而能让大国君主省悟,使得自己的随从车辆达到百乘之多,则是我的长处。”
庄子一听,平静地回击道:
“听说秦王生病召请医生,破除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以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以获得车辆五乘。凡是治疗的部位越低下,所获赏的车辆就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得的车辆如此之多?你走开吧!”
曹商嘲笑庄子不成反被讥讽,活该。
在两人言语交锋之中,曹商用来攻击庄子穷困潦倒的“织麻鞋”,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歧视,也是迅速判断身份地位的方式。
譬如,孟子曾形容前来拜见滕国之主的许行说,“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也是用打草鞋、织席子来描述许行一行人穷困潦倒的样子。
▲[宋]李唐《采薇图》(局部)。画中双手抱膝的为伯夷,穿着草鞋。图源:网络
用来保护双脚的鞋子,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裹足皮”。但随着“非其人不得服其服”的服制观念形成,鞋子作为服饰穿着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身份、地位与权力的象征。
01
商周时期,中国形成了与礼治相配的冠服制度。当时,鞋子有数种称呼——舃、屦、履、屝等等,它们的穿着场所和用料均有所不同。
以舃为例,这是一种在礼仪场合穿着的鞋子。舃是指在鞋底加了木板或注腊的双底鞋,比较厚,可防潮,可保暖,只有贵族阶级才穿得起。
根据《周礼》记载,周王朝曾设立“屦人”一职专门负责管理天子和王后穿的鞋子。于天子而言,脚下之舃可分为三等,分别为赤、白、黑三色,其中赤舃为天子身着冕服时所用。相对应,王后之舃也分为三等,分别为玄(元)、赤、青,王后只有在身着祭服时穿玄舃。
▲现代还原的赤舃。图源:网络
相较于高端的舃,屦和履则是工艺没那么高级的单底鞋的统称。两者区别主要在于:屦多用于日常生活,履多用于礼仪场合。
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单底鞋也有高低贵贱之分。丝绸做的鞋,是为丝履、丝屦。史籍有云:“国家靡敝……君子不履丝屦”,可见穿丝履是富足的象征。而用葛、麻等草料编织而成的鞋子,就是穷人或治丧时才穿的草鞋。
屝也可用来指草鞋,或是皮革做的鞋子。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西汉丝履。图源:湖南省博物馆
高级的鞋子除了用料和颜色,在装饰上也有讲究。
《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曾特制过一双鞋,选用黄金做鞋带,用银作装饰,串连起一颗颗珍珠,还用上等的玉料做鞋头装饰。完工后,这鞋又长又重。当晏子上朝觐见景公时,由于鞋子太重,景公只能抬抬脚,实在是“寸步难行”。
鞋面上的装饰,那时分别称为絇、繶、纯、綦。
中原地区所穿的鞋,都属于浅帮鞋。而当时在西北地区,由于寒冷、干旱等气候特征,那里的人穿的多是用兽皮制作的高统靴。这种靴子,随着战争流传到了中原。
一切源于公元前307年,赵国第六代君主赵雍的一句“吾欲胡服”。
▲赵武灵王群雕。图源:图虫创意
许久以来,中原地区习惯称域外为胡地,称异族为胡人。胡人所穿着的服装,自然也被称为胡服。
战国时期,赵国北临燕国,东临东胡,西临林胡、楼烦、秦国和韩国边境。这地缘关系对赵武灵王(赵雍)而言,犹如四面楚歌,守住国家边境乃头等大事。
经过数次战争,赵武灵王发现了中原军队在装备上的劣势:在与游牧民族的游击战中,宽大的上衣下裳显得笨重、不灵活,脚上的浅履也不适合跋山涉水。
于是,他与两派不同背景的重臣商量,认为应推行胡服骑射。
这是一个壮举。因为,自西周传承的衣冠礼俗,自上而下,早已深入人心。如今要推行那些中原人“瞧不上”的胡服,无异于离经叛道。赵武灵王也很清楚,此举一出,“世必议寡人”。不过,为保社稷安定,他早已做好“负遗俗之累”的准备。
赵国所采用的胡服,为窄袖短衣、合裆长裤和短靿胡靴。这样的装束有利于骑兵与步兵在战场上大展身手。
▲赵武灵王画像。图源:网络
服装改良后的赵国军队,实力果然大增。随后几年,赵军屡有捷报,不仅守住了边界,还开疆拓土,对中山、林胡和楼烦都造成了痛击,成为强国之一。
靴子便是从这时起,在中原服饰中崭露头角。
02
时间来到了秦汉时期,社会制度得到了重建。这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鞋子的样式往多元方向发展。男子多穿方头鞋,女子多穿圆头鞋。
▲秦兵马俑。该士兵穿的是方头系带浅帮鞋。图源:摄图网
而随后的魏晋南北朝,中国的鞋文化呈现出一片独特的风景:木屐盛行。
当时,上至天子贵族,下至文人士庶,都爱穿木屐。西晋阮孚喜欢收集木屐,当时人认定他肯定为外物所累,境界不高。但阮孚说:“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人这一生能穿几双木屐呢?说完,神色自若。人们才知道,原来阮孚对外物还是很看得开的。从此,世人便以“阮家屐”或“几两屐”来代指木屐。
所谓木屐,是在屐的底部装有竖直的两齿,前后各一。这样既避免了鞋底和地面进行接触,方便淌水溅泥;同时,穿着的人也会因竖起的木齿显得高挑,走起路来还带有几分飘逸。
▲高齿帛面木屐。图源:网络
春秋时期,著名的木屐爱好者有孔子。相传,孔子前往蔡国在客舍休息时,半夜有盗贼偷走了他的一只木屐,然后放到一户被盗之家进行栽赃。因为,孔子的木屐长一尺四寸,异于“凡人”,很好辨认。
后来,由于孔子名气大盛,他穿过的木屐还以“孔子屐”的名目跟王莽的头颅、刘邦断白蛇的剑等奇珍异宝一同收藏在国家府库之中。只可惜,在西晋元康五年(295年)的一场大火中,付之一炬,未再得见。
一直以来,穿木屐的人并不少,但魏晋时期才成为潮流。木屐的流行,自然也离不开风流名士们的“代言”。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图源:网络
首先,穿木屐后高挑的身姿,很符合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追求。
根据《颜氏家训》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族子弟多不学无术,他们喜好打扮,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捣鼓一番后,便驾着长檐马 车,穿着后齿较高的木屐出门了。他们把玩的器物常放置在左右两侧,出入从容自若,这样的派头,看上去就像个“神仙”。
其次,木屐是一种方便行走的工具。
曾经在曹魏和蜀汉的战场上,面对满地蒺藜,魏帝就命令士兵们穿着平底木屐前行,最终顺利通行。南朝时,著名诗人谢灵运还曾改良出一种十分适合登山的可拆卸式木屐。
根据记载,谢灵运常穿着木屐登山,而他所穿的木屐,上山时可以去前齿,下山时可以去后齿,从此登山如履平地。如此灵活实用又安全的“谢公屐”,深受后人喜爱。唐朝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山的时候,就曾幻想自己“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而大文豪苏东坡,也曾有过一段“木屐”轶事:相传,某日苏东坡出外拜访归途中,忽然风雨大作。于是,他向农家借来箬笠和木屐。然而,因为不习惯,穿着木屐的苏东坡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让路过的行人忍俊不禁。但是,苏东坡不以为意,潇洒自若。这一趣事,为文人墨客津津乐道,被后世许多画家描摹下来。
▲[宋]李公麟《东坡笠屐图》。图源:网络
关于木屐在魏晋时期的流行,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当时流行服食“五石散”,穿着木屐,方便名士们行走,散发体内的热量。
03
木屐的潮流过时之后,中国迎来了靴子的黄金时代。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内迁各族建立了多个政权,与原来的中原文化实现了交融。在这个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逐渐为汉人所接触和熟悉。
此时,胡服虽被禁止,但“长帽、短靴、合袴、袄子”这种明显带有胡风的穿着,却被民间男子自发穿上。“上衣下裤”逐渐成为北朝服饰的主流。
等到杨隋再次统一中国,李唐继之,这样的主流穿着更是从北至南风靡起来。
国力强盛的隋唐,因为自信,所以包容,这便是胡风得以盛行的原因。
▲唐三彩中的骑马胡人形象。图源:摄图网
穿靴的人,有男有女,有官有民,有汉有胡。而面料和样式,更是多样,有高统、短靿、棉、丝等,有尖头、圆头、高头、平头等。
史载,隋炀帝出巡时,曾命百官身着戎服随从,而他们的戎服下,穿的就是黑色白底的皂靴,亦称马靴。这身穿着打扮,后来成为了朝服。
唐朝建立后,靴子被正式钦定为宫廷官鞋。
这种可以穿着上朝的靴子,每只由六块皮缝合而成,寓意东、西、南、北、天、地六合,被称为“六合靴”。一开始大家多穿高统靴,后来慢慢流行短靴。男子上朝、日常都会着靴,而女子方面,则是宫女、歌舞伎和乘骑妇女着靴较多。
▲唐打马球俑。图源:图虫创意
唐代宗上朝时,身旁两侧服侍的宫女,穿着的就是红色的锦靴。这红锦靴在当时算得上是时尚单品,李白《对酒》一诗,就曾写到过吴地美女的红锦靴:“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一直到宋代,宫中女子还是流行穿靴子。苏轼要去杭州做官之前,做梦梦见宋神宗召见他,一去,就见“宫女环侍,一红衣女捧红靴一双,命轼铭之”。
除了靴子,原来的浅帮鞋也有市场。
唐代妇女常穿的,是一种轻巧便利的翘头履,也称重台履、高墙履。它的特色在于,鞋头的翘头装饰大有文章。上指青天的翘头,如同国家实力一般,国家越强盛,翘头越高、越精致。翘头上可以是凤凰、虎头、虎眼等绣花样式,手工细腻,生动逼真。
翘头履除了有平步青云的寓意,其实用性还在于,翘起的鞋头可以托住长长的裙摆,以免绊倒或行走不便。
▲章怀太子墓壁画中的女子穿着翘头履。图源:网络
在普通人家,人们穿不起飘飘然的长摆衣服,自然也无需穿鞋头高高的翘头履。他们选择的是简单的麻履、草履。比起前人,唐代的草鞋不管是编织技术还是装饰,都有了极大的进步,可谓简约而不简陋。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蒲草鞋。图源:网络
04
当宋朝取替大唐后,人们的服饰逐渐从绚丽走向了质朴。
关于脚和鞋,不得不提一种病态的社会风俗——女子缠足。这一落后、残忍的封建礼俗,影响巨大,直至民国才被真正地废止。
一般认为,缠足之风自五代十国起。相传,南唐后主李煜让自己的嫔妃以帛缠足,把脚掌弯曲缠作新月状,然后穿着素袜在莲花中翩翩起舞。此情此景,甚是迷人。从此,女子们纷纷效仿。
无论缠足之风是否从李煜起,到两宋时已比较流行——当然,这时还主要在宫廷贵族妇女中传开。苏东坡曾作《菩萨蛮》一词专门吟咏了缠足: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曾有记载称,宋时女子有鞋名为“错到底”,鞋底尖锐,由两色合成。这应该是早期的缠足鞋。
▲福州茶园山南宋墓女尸脚尖上翘,系缠足造成。图源:网络
而从元至清,在男权社会畸形审美的暗示下,缠足开始渗透于各阶层女性,往越来越小、越小被认为越美的方向发展,缩至三寸,才可称为“金莲”。
缠足的方法,是在女孩三至五岁时,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指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处,形成脚背弯曲的笋状。因此,后来小脚所穿着的鞋子,称为“弓鞋”。
尽管弓鞋颜色绚丽,刺绣精美,但以现代人的目光来看,实在难以夸赞这种“艺术”。
▲缠足妇女的脚。图源:网络
▲清“三寸金莲”红缎绣花弓鞋。图源:湖南省博物馆
满人入关后,其实统治者并不倡导缠足之风。顺治元年(1644年),朝廷曾下令“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后康熙三年(1664年)又下令,“自康熙元年后所生之女概禁缠足”。
然而,社会上针对女性的审美已经扭曲,缠足之风屡禁不止。
只有刚入关还没被荼毒的旗人女子,穿的是清宫大戏里常见的高底鞋,一般为花盆底、高底、马蹄底等。
关于这高底鞋的来历,一说是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方便在树木灌丛中行走,防止伤害绣花鞋面,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这鞋子日益精巧,便发展为高底的“旗鞋”。
▲月白色缎绣花卉料石花盆底鞋。图源:故宫博物院
▲红色缎绣花卉高底鞋。图源:故宫博物院
在古代女性备受压迫的几个朝代,男人们又在穿什么鞋呢?主要还是靴。
辽、金、元时期,靴的造型简单,多数无装饰。到了明初,靴被定为“公服”,但此时,官吏和平民皆可穿靴。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廷下令禁止商贾、技艺等庶民百姓穿靴。清朝初年,仍然规定平民百姓不得穿靴。靴成为了官阶和权力的一种象征。
▲蓝色漳绒串珠云头靴,康熙冬季所穿之靴。图源:故宫博物院
或许,只有当女人的脚可以解放了,男人的鞋可以随便穿了,历史才进入了我们称之为“现代性”的通道。
感恩我们都活在一个穿鞋自由的时代。
编辑:红研
好消息:2021全国素质教育新课堂教研成果评选主要有论文、课件、微课教案评选等。同时开展第十四届“正心杯”全国校园科幻写作绘画大赛。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报·今日文教》编辑部、中国中小学教育艺术教与学研究中心、《作家报社》、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中华文教网等。咨询电话;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相关阅读
-
“华夏”2个字很少有人能说出它的由来
-
饱含文化精髓的北京胡同,有着怎样的特色
-
古典雕花,中国建筑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中国百体书法”座谈会暨论坛筹备会在宋庄隆重举办
-
再现文明·海上丝绸之路辉煌印记《葡萄牙皇室纹章瓷展》圆满
-
靳氏行義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靳有林
-
中国古琴首次亮相联合国教科文总部
-
端午民俗与屈原之死——兼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纠错与勘误
-
古琴文化学者吴寒携《太古遗音》赴多国参加新年庆典
-
世界唯一的性爱神庙 又长姿势了
-
江苏宝应泰山殿美术馆开工典礼 乾隆御笔“天下第一名山”
-
醴酒失传近千年,今又现世,古方出自马王堆
-
中华靳氏文化通谱研讨会暨沁阳靳族900年庆典召开
-
从传承人到传承人群 西藏开拓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
-
2016第三届“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设计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开馆
-
邯郸"东太平汉墓"是曹操墓?
-
长春东本愿寺旧址违法建设案入选国家文物局十大执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