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文化网移动版

首页_文化产业_

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展望

      原标题:巩固发展文化产业成果,促进首府文化更大繁荣

  ——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展望

  “十二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全面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着力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首府文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一)文化产业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区各盟市首位

  2014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 82亿元,占GDP比重2.8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88个百分点,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区各盟市首位。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限额以上文化批零业和重点文化服务业(以下简称“三上”)共有56家,比上年增加1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125.36亿元,同比增加15.5亿元。

  (二) 民生不断改善,文化消费需求升温

  “十二五”期间,呼和浩特市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为扩大文化消费需求提供 了可能。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0年的25174元增加到2015年的37362元,年均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0年的16624元增加到2015年的26547元,年均增长9.8 %。其中文化娱乐支出2015年达1643元,年均增长8.0%。表明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提高,文化消费市场成长空间相对较大。

  (三)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

  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力度的快速增长,有力地带动了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文化产业整体规模的扩张。“十二五”期间,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投资从 2010年的17.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7.7亿元,年均增长16.7%。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1.2个百分点。

  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展望

  预计今年 6月份,建筑面积4.6万平米、计划总投资3.3亿元的蒙亮旅游商品研发展示基地项目也将竣工正式开始运营。项目内容包括:研发中心、民族文化产品展览馆、民族文化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各类民族产品的互动生产区及其他配套设施;9月份,建筑面积4.6万平米、计划总投资3.7亿元的蒙亮演艺广场将要交付使用,目前已经与呼和浩特市民族演艺集团正式签订了《驻场演出合作协议》。

  (四)文化惠民照亮百姓生活,城乡差距显著缩小

  近年来,以打造国际化草原文化城市为目标,呼和浩特市全力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得以空前繁荣。 2015年,全市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共申报文物保护项目49项,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国有博物馆9个,民办博物馆23个,行业博物馆6个,广播电视台 7 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覆盖面广, 受益人数最多的一项系统工程。 2015年, 全市完成了 424个农村文化室建设及设备配置; 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 28817户;地面数字覆盖工程10个站(点);广播村村响965个行政村。

  呼和浩特市积极实施文化资源共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农家(草原)书屋和“ 2131”农村电影放映等多项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文化惠民一卡通”活动。2015年,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2096场,少数民族影片展演700余场。文化惠民使老百姓真切享受到文化繁荣带来的福利,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 五)民族文化特色明显,文化精品走出国

  大型舞剧《马可·波罗传奇》被选为文化部特色文化产 业重点项目、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财政部 2015年度文化产业 发展专项资金、 2015-201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和自治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马可·波罗传奇》已在美国驻场演出426场,成为我区第一个实现文化商演走出国门的品牌。

  (六)落实扶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015 年,呼和浩特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呼政字 [2015]40号),从市场准入、财政、投融资、土地、税收、人才、奖励等7个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同时明确了自2015年起,呼和浩特市每年设立3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为进一步增强扶持资金使用效果,专门配套出台了《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快 的发展,但由于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为3.76%)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文化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产业发展还面临较大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服务业企业影响力较弱

  目前,呼和浩特市“三上”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五成靠传统的电视制造业支撑,创造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文化制造业处于文化产业链的底端,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文化艺术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缓慢,大多数为小微企业,鲜有大中型骨干企业。 2013年末,全市文化服务业企业1554家,但规模以上服务业只有20 家,全市文化服务业企业平均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379万元,平均资产987万元,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42万元和1048万元。

  (二)特色文化产业尚未形成

  呼和浩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而转化为经济优势,没能形成具有优势的文化产业。多数民俗文化只是处于民间文化层次,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得不深,相互带动作用不明显。文化产业组织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少、竞争力差,行业发展层次较低,大多数以发展本地低端市场为主要业务,没有相关产业群和产业链,经济效益欠佳。

  (三)文化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紧缺

  文化产业是高科技与高文化紧密关联的领域,对人才有着特殊要求。目前,呼和浩特市缺少一批既通晓高新技术又熟悉文化产业、既熟悉文化创意又擅长产业化运作的复合型人才,游戏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等领域一般性内容加工制作人才众多,但长于内容创意、集成传播、终端创新的高端创意人才匮乏,难以形成文化产业企业家队伍和人才群体。

  三、建议和对策

  “十三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将着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基础,并以之作为文化产业整合和发展的突破口,激活整个文化产业链,逐步拓展、丰富现代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将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深度融合,形成文化经济的整体崛起,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和产业的竞争力,真正让文化产业成为呼和浩特市未来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和重要支撑。

  呼和浩特市将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因地制宜推进文化供给测结构性改革,通过投资拉动、消费带动,重点打造一批具有集聚效应、拉动辐射作用和品牌效应明显的大型骨干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推进实施续建和新建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23个,计划总投资约590.07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0个。目前已签约4家文化产业园,2家影视集团文化产业园,14个续建、新建项目已经开工,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已从起步的初级阶段进入到文化产业投资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不能满足于在目前增长的基础上线性地规划文化产业发展,不应该是简单的量的放大和外延式的增长,而是要有质的提升,实现内涵式的增长。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四方面”大力扶持特色文化产业

  特色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高,产业链条长,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和带动能力,可以强有力地推动呼和浩特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优化。一是发展一批龙头企业。通过行业竞争制定行业规则,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产品升级,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同步发展;二是做强一批骨干企业。把文化小微企业、个体户或家庭作坊进行市场主体注册,通过培训,提升企业的市场运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三是鼓励企业市场重组。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通过“公司 +订单”、产业链合作等多种方式,发挥工匠精神,将运营、管理、生产相对分离,通过专业化、市场化手段,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四是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政府主导,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搭建创意设计、营销展示、投融资、人力资源等公共服务平台,来提升产业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六角度”实现文化产业园区功能的提升

  定位好新建园区和提升改造已运营的园区发展模式,带动首府文化产业早日实现“两个效益”,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文化产业园区的主导者可能是一家企业也可能是政府。园区的主导者要帮助入园的企业,从六个角度实现园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功能提升。一是资源整合的提升。实现园区发展必须引入优秀资源,而不是把别处的公司从外面迁入而凑数;二是专业能力的提升。要提升品牌策划、市场分析、产业规划和架构设计的能力;三是服务平台的提升。每个园区应该专门设立一家公司做园区内部的业务整合工作,比如成立网上商城,品牌运作宣传等;四是产业链条的提升。进入园区的企业,预先考虑到相关企业内在价值链的衔接程度,要互相促进而不是恶性竞争;五是创业成长的提升。园区刚开始运作,就要有整体规划,入园企业要看好它的成长性,要与其它企业共同成长,园区也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六是互补性的提升。避免入园企业陷入同质化的竞争,特别是交易性的平台,高中低端要分清,避免恶性竞争,实现互补性的提升。

  (三)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发展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文化产业作为内容产业,其核心和源头是创新。人是创新的主体和本源。文化产业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因此,一要大力引进新兴文化产业的创作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文化经纪人等高级人才,推动首府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二是围绕文化服务业重点领域,对现有的文化产业人员开展制度化、超前性的培训与交流,为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备注:全口径文化产业单位数量和经济指标只有在经济普查年度才有数据,故本文使用的全口径文化产业资料来源于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来源:呼和浩特市统计局)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