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女神”维纳斯为什么是平胸?
时间:2020-07-23 17:52 来源:凤凰读书 作者:中华新闻文化网 点击:次
01 维纳斯:女神还是女汉子?
从古希腊至今,人类始终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但衡量艺术的好坏标准似乎又一直在改变。这一系列改变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埃及文明最后渐渐消亡了,但在地中海对岸的古希腊文明却如初升的太阳般冉冉升起,散发着夺目的光彩,成为西方文明发展的源头之一。
直到今天,每当人们谈到“美”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地直接追溯到那个时代。尤其是那尊举世闻名的“断臂维纳斯”,即《米洛斯的维纳斯》,它一直被视为是世界上最美的象征。
《米洛斯的维纳斯》
首先,“维纳斯”这三个字,本身就代表着美。“维纳斯”是她在罗马神话中的称呼,古希腊神话里她是阿佛洛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也象征着丰饶多产。由于种种原因,这尊雕像并不完整,但她所带来的美感却没有因为这种残缺而有丝毫的消减,反而让我们可以更加全神贯注地欣赏她匀称均衡的身体曲线。
以肚脐为分界线,维纳斯身体上下的长度之比约为0.618∶1,脑袋和身体的比例是1∶8,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最完美的“黄金比例”,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九头身”。古希腊人在雕刻时会严格遵照这个比例,他们开创性地定下了这些数字,去帮助民众认识美与丑,这是人类认知的巨大进步。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认知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在这之前,所有人类的行为都只能称得上是生物学的范畴。”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人们因为有了“认知革命”——这些制约的规范,才能区别于其他生物。讲到这里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古希腊这么伟大——因为他们建立了一种美的方程式。
不过,尽管我们说古希腊艺术是美的典范,但并不表示美就只有这一种。比如这尊名为《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的雕像,就是另一个时代的维纳斯。
《威伦道夫的维纳斯》
它的体积很小,一只手就可以掌握,但特点却非常鲜明——肉体丰满。这个维纳斯的胸部大得都快垂到肚脐了,肚子和臀部更夸张。除了一头卷发,你看不见她的脸,也几乎看不见她的手。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尊雕塑只有肉欲,没有美感。
但对于生活在公元前20000年左右的原始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女神。当时的人类只是一个在丛林中讨生活的小族群,只能拿着根木棍和猛兽搏斗,结果当然是凶多吉少。对这个时候的他们来说,生命的延续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女性之美的典范就是丰满的肉体,最好肚子也很大,这样也暗示着肚子里还有一个生命。
咱们再回头看看“断臂维纳斯”,哪里不对劲?作为一个完美的女神,她居然是平胸!与《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相比,为什么她的女性特征会如此不明显呢?
维纳斯作为美的象征,她的长相和身材在无形中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美,所以在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手中,所创作出来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断臂维纳斯”是公元前1世纪的作品,这个时候的古希腊经历了青铜时代,懂得制造武器,两三个人就可以杀掉大部分种类的野兽,所以人们已经没有了原始社会对野兽的极度恐惧,造娃对他们来说也不再是任务,而是一种乐趣。
但他们也有烦恼:当人口越来越多时,资源就会分配不均。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统称,由大约200个城邦组成,一不小心翻个山头就进了别人家。地盘小不说,这些起伏的山头也不适合种植粮食,盛产的是葡萄和橄榄,吃饭都成了问题。
但古希腊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优良的港口和健壮威武的男性。男人们坐船外出做生意,做得来就做,做不来就靠武力征服。
所以,古希腊三天两头都在打仗。
古时候打仗跟现在可大不一样。那是冷兵器时代,他们得扛着大刀,攥着拳头去互砍、互殴,这时候力量的优势就会很明显。所以他们在每个城市都兴建了运动场,男孩子从小就被送进去接受战士的训练,甚至就此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优秀健壮的男性被雕刻家们镌刻下来,人们进入追逐健壮美的时代。
所以,古希腊人的生存结构决定了他们对美的追求:更加男性化、更加健美。包括古希腊时期的女性雕塑,有很多都是战神的样子,特别英武。所以当他们在创作维纳斯时,自然也会无意识地把这种审美观融合进来。
咱们现在再回头看看“断臂维纳斯”,你会注意到,古希腊人把她的髋部变窄了,胸部缩小,还展露出了带有肌肉的线条感。他们把女人的身体男性化,最后得到了一个他们眼中完美的维纳斯。
但是,这样男性化的美显然没能持续很久,因为时代在慢慢发展,人类的生存结构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到文艺复兴后期,1538年的意大利,色彩大师提香也画了一幅维纳斯。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这个维纳斯就和断臂的那尊雕塑完全不一样。她非常女性化,慵懒地半躺在床上,双腿交叉,左手轻轻地遮掩住下半身的重要部位。你也许注意到了,她是有小肚子的,完全不像“断臂维纳斯”一样有腹肌和“人鱼线”。这幅画的模特是一位收入很高的交际花,提香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人,来表现美的女神,并把她放在一个有着浓厚家庭氛围的环境里,让维纳斯走下了神坛。
是西方人堕落了吗?其实不是。每个时代,人们认为的美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丰乳肥臀、妖娆妩媚,还是肌肉紧致、健壮强大,要我说,她们都很美。
其实,所谓的“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源于人类在当时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需求,是在此基础上想象出来的美好故事。而艺术,就是这些故事最好的载体。
02 蓬皮杜夫人:爆炸的少女心
有一个女人,她不是艺术家,却对一整个时代的西方艺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蓬皮杜夫人,是她让洛可可艺术走向了极致。那么,这个女人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带动整个时代的艺术风潮呢?
洛可可时期服饰特征
1721年,法国一个不起眼的家庭迎来了一位新成员。这位刚出生的小女孩在她教父的资助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到了19岁时,教父安排她嫁给了他的一个贵族外甥,生活幸福美满。这位漂亮的夫人经常跟着丈夫参加沙龙,渐渐地,她的名字就像一股微风,吹遍了巴黎大街小巷,连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也嗅到了。
当年的凡尔赛宫,每天都在举办各种派对。对于国王、贵族和高官来说,聚会就是每天的头等大事,姑娘们都尽可能地打扮得与众不同,只为了能在派对上成为焦点,特别是吸引国王的注意。
不同于古代中国,当时的法国 贵族们可谓是风流成性,国王的情人更是数不胜数。许多贵族女子都以被国王看上为荣耀,甚至是她们的丈 夫也无耻地希望妻子成为国王的情妇,来为自己和家族谋取利益。
后来的故事你肯定能猜到了。这个美丽的女孩儿在一场化装舞会里和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相遇,不久后便宣布了离婚,正式成为了国王的情人,被加封为蓬皮杜侯爵。
《绝代艳后》剧照
蓬皮杜夫人很清楚,作为一个“吃青春饭”的国王情妇,光是天生丽质显然是不够的,得会打扮、够时髦才行。因为她的平民出身,蓬皮杜夫人在宫里一度遭受排挤,但是她通过几件事就扭转了局面。
首先,这个国家除了国王,最有权力的是谁呢?当然是王后。蓬皮杜夫人一进来,就对失宠已久的王后毕恭毕敬,还专门让人重新修缮了王后陈旧的寝宫。接着,她又继续发挥她当年组织沙龙的能力,扩大自己在凡尔赛宫中的交际圈。
很快,蓬皮杜夫人成了宫里的时尚风向标。她发明了一种把前额的头发弄蓬松的新发型,类似于猫王的标志发型“飞机头”,结果大受欢迎,被命名为“蓬皮杜发型”,直到今天依然被许多女孩儿们采用。300年前创造出来的发型能够流行至今,可见这个女人对于美感的敏锐度非同小可。
当然,这只是她走的第一步。蓬皮杜夫人还喜欢给自己留下肖像画,用它们来装饰自己在凡尔赛宫的寝殿。
在这幅画中,优雅的蓬皮杜夫人有着一张鹅蛋小脸,粉绿色长裙和淡粉色的高跟鞋衬得她的皮肤更为白皙,正拿着书慵懒地躺在沙发上,精致得像个芭比娃娃。
《蓬皮杜夫人肖像》
不过,蓬皮杜夫人可没有只停留在自我装扮上。在建筑和室内装饰风格上,她也要留下浓浓的“蓬皮杜风格”。她创办的“塞夫勒瓷器厂”,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认可。瓷器作为中国的外销品一直备受欧洲贵族的推崇,而欧洲的生产商直到18世纪才掌握了烧制技术。法国人利用当地的原料,做出了一种含有玻璃材质的陶瓷品种,比中国的瓷器柔和很多。塞夫勒瓷器那别具一格的粉色代表着 贵族的时尚和优雅,人人都以能在家里摆上几件为自豪。
塞夫勒瓷器
不仅如此,蓬皮杜夫人还为自己兴建了埃弗勒宫,也就是今天的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 。 1764年春天,蓬皮杜夫人因病去世,享年43岁,没有留下子女。 洛可可艺术在蓬皮杜夫人的推崇下走向了极致,从贵族的奢华趣味转变成了一种在人类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艺术风格。
容颜会老去,但是画作会永存,哪怕蓬皮杜夫人年老色衰了,国王和世人也还是能通过这些画,感受这个女人年轻时的风采。
蓬皮杜夫人凭借自己的金钱、权力,以及对艺术的独特感受,大力推动着法国艺术的发展。在她的影响下,法国艺术空前繁荣,洛可可风格也达到了鼎盛的阶段。
年轻是好事,但智慧和品位更重要,不是吗?
03 思考者,他到底在想什么?
即使你不了解雕塑艺术,也一定见过罗丹的《思想者》。它常常被当代人恶搞,这个浑身一丝不挂的男人撑着下巴,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他到底在想什么?
罗丹选择学雕塑,是因为他买不起颜料。
虽然罗丹一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不过这并不能改善他家的条件。罗丹的姐姐外出打工,赚钱供罗丹学艺术。他先是上了巴黎美术工艺学校,之后报考了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的巴黎美术学院。可是,巴黎美术学院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了罗丹,校方认为,罗丹并不能真正领悟古典雕刻之美,评价说:“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属浪费。”
法国雕塑家罗丹
就在他屡次落榜时,家里传来了姐姐的死讯。罗丹崩溃了。心灰意冷之后,他进了修道院。欧洲的修道院有很多作用,其中一个就是“隐修”,这和中国的寺庙、道观有点像,在一个与尘世隔绝的地方,放下欲望,一心侍奉神明。
讽刺的是,修道院院长看出了罗丹的艺术能力,鼓励他“还俗”,回到俗世中去。于是罗丹到意大利游学,专门去观摩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从中收获了颇多感悟,也感受到了 从人体本身去表现精神的雕塑使命。
《思想者》其实不是一个单独的雕像,它只是罗丹《地狱之门》中的一个人物。 《地狱之门》这个大工程是法国政府在1880年委托罗丹为即将动工的法国工艺美术馆的青铜大门做的装饰雕刻,罗丹用了30年才完成。它有两层楼高,大概两个三人沙发连起来那么宽,对于参观者来讲,单是尺寸,就足够震撼。
《地狱之门》
这个作品灵感来自但丁的《神曲》。在《神曲》地狱篇,但丁从地狱之门进入了地狱,看到9层地狱里各种身负罪孽的人遭受折磨和惩罚的场景。这道“门”上刻画了186个形象。这些形象各不相同,但都是人在痛苦挣扎时的表现。他们来到地狱门口,接受最后的审判。如果仔细看每一个形象,他们的痛苦真的是很外化的,可是如果仅仅雕刻得真实,除了让人恐惧,并不会有太多回味,大不了就跟看个恐怖片一样 ,今天吓到你,明天你就忘了。
《地狱之门》最精彩的部分还不是那些扭曲痛苦的形象,而是这个在群像里显得冷静、矜持的“思想者”。他坐在地狱之门的门楣中央。
这个男人是谁?
一身肌肉,看起来很结实,手和脚都很大,皮肤也很粗糙,想必应是个辛苦操劳了一辈子的人。他的左手耷拉在左腿上,右手撑着头,可是也搭在左腿上。两只手放在同一条大腿上,这姿势肯定很不舒服。但罗丹这样雕,是为了让一个坐着的雕塑看起来不那么死气沉沉。这个男人处在一种不平衡的姿态里,因而有了种动感。仿佛此刻,他已经忘记了身体扭曲所带来的不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思想者》
首先,他的位置决定了他心里的指向。他坐在地狱之门上,看着下面受尽折磨的100多个生命,面对的是人间。但是,一旦大门打开,往里走一步就是地狱。所以,他正处在人间和地狱的交界,处在生死的交点。这时,再来看他的一丝不挂就很有意思了。 没有衣服,就没有任何标识,你看不出他是谁,他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他褪去所有生命中的附加物,“质本洁来还洁去”。不过,这跟佛家讲的“了无牵挂”又不同,面对死亡,他却不断在思考。
当然,我们无法给出答案或者进行揣测,说人们面对眼前的人间 和背后的地狱时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一念地狱,一念天堂;一念生,一念死。所有被称为二元对立的事物有时并不会有太明晰的分界线。如果站在交界处的是我们,我们又会想什么呢?
也许,完全理解了死亡的本质,我们才会了解生命的含义。因为这个巨大的命题,思想者的思考,永远都不会有结束的那一天。
编辑:红研
好消息:2020全国素质教育新课堂教研成果评选开始了,主要有论文、课件、微课教案评选等。同时开展第十三届“正心杯”全国校园科幻写作绘画大赛。主办单位:《科学导报·今日文教》编辑部、中国中小学教育艺术教与学研究中心、《作家报社》、北京正念正心国学文化研究院、中华文教网等。咨询电话;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