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地拍卖市场的关税之困
近年来,在内地拍卖市场深陷调整漩涡之时,海外艺术品市场却是一路高歌,这种“内冷外热”的态势还在加剧。除了经济环境的影响,内地高昂的艺术品关税和通道不畅也深为业内人士所焦虑。“如果目前的政策法规、经营模式不做出改变,内地拍卖市场很可能重蹈‘台北市场’的覆辙”,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表达了他的担忧。
从《2015全球艺术市场报告》可以看出,201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进一步萎缩,总成交额为48.59亿美元,退居全球第二。北京地区市场份额下滑4.04%,头把交椅的优势地位再度弱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内地拍卖行情出现大面积下滑尤其是京津地区下跌幅度达36%的同时,香港市场出现逆势上扬,成为中国惟一成交额增长的城市。
其实,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进出口手续的繁复饱受诟病,呼吁降税的声音也从未平息。“北京市场在萎缩,香港市场在扩大,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关税高昂、通道不畅。拍品进出关,加上关税、运输费、保险费等,成本要达到拍品价的35%左右,什么生意能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同时,报关审批的时间成本也不低,这些都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市场的流动性。”甘学军表示。
上世纪90年代,苏富比、佳士得曾先后试水台湾市场,结果八年之后被迫选择撤离,除了台湾市场的萎缩,也与税收和法律机制的滞后有关。对于两大拍卖巨头来说,所服务的对象大都是国际客户,拍品的进出境所要面临的关税问题就会更加突出。
与台湾市场相比,内地的市场空间更为苏富比和佳士得所看重,但不能拍卖文物的政策短期难以改变,这种烧钱的生意能够坚持多久?从两大拍卖行近期的成交额和上拍数量能够看出战略布局和重心开始出现调整的迹象。与此同时,一些内地拍卖行进军海外或者香港市场,在甘学军看来,这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出走”。从这个角度来看,内地正在释放一些危险的信号,很可能重蹈“台北市场”的覆辙。
现实问题是,不少大的收藏家开始选择海外竞拍或送拍标的,对内地拍卖行形成考验和压力。与国际拍卖行相比,内地拍卖行的拍品种类不够多元,藏家结构单一,几乎很少国际买家。甘学军很早就关注到这一点,“传统业态太单一、太脆弱了。市场需要开拓,需要改变,需要转型。业内也存在一些认知误区,不是只有过亿元的拍品才有价值。只要有历史、文化内涵,无底价的拍品也有价值,这也是华辰拍卖尝试开设影像专场和西洋拍卖的初衷,对于互联网我们也持欢迎态度,两者拼接而不是相互替代,做大平台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内地有数千家拍卖行,但大拍卖公司却屈指可数。可以说,华辰拍卖是一种典型案例,代表了行业里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已经走过15年的华辰拍卖,有着甘学军一样的文人气质,“从容”,这正是甘学军的生存哲学,这种心态已经渗透到他的商业经营之中。“虽然华辰在规模上并不是很大,但行业内有我们的声音和影响。在品牌上,我认为是超越规模的一种优势,这种信心就来自于心态。市场最好的时候没有爆棚,最差的时候也没有失去信心。从拍卖公司的行业特性来说,最大的资产就是品牌。同时,拍卖公司没有大的机构和资本,只能走专业化这条路,这条路注定不可能是爆发式、机遇式的。”甘学军说道。
高端对话
影像专场的“小生意大事情”
北京商报:一般而言,周年庆典拍卖都会创造纪录,今年是华辰拍卖15周年,有哪些期待?
甘学军:可能秋拍会有一个庆典,但业务还是会按照常规来做。15周年的意义就是提醒和告知,不会刻意去做一个标志或纪录,这是华辰一贯的心态。在我看来,企业最好的状态就是常规。如果采取“打强心针”的方式,后遗症也会多。现阶段的市场环境是新常态,华辰也会一如既往地保持品质和格调。
北京商报:走过十年的影像专场已经成为华辰拍卖的一面旗帜,当初设立这一专场的初衷是什么?在您看来,影像市场是否已经趋于成熟?
甘学军:从影像专场开设之初,我就给出了六个字——“小生意大事情”。有人讲,拍一场影像的成交额还不如拍一张齐白石作品,但对于艺术品市场而言,影像专场是一个门类的添加,局部改变了艺术品市场结构单一的状况,也赋予了影像新的内涵。当初设立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赔钱五年的准备,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影像专场不但实现盈利,也实现了华辰品牌的提升。
影像专场的梳理也促进了摄影史的研究,因为会依赖于这些影像资料。但这一市场还谈不上成熟,文化挖掘不够,重头依旧是老照片,这一市场的藏家群体很大,需要更为全面、更为深度的推广。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