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江苏国际招标:全方位塑造竞争优势 打造行业发展新标杆

江苏国际招标:全方位塑造竞争优势 打造行业发展新标杆

2020-10-09 13:38 "中国名企排行网 中华新闻文化网

      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作为江苏首家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招标代理机构,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和较强竞争实力的综合咨询机构。近年来,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行业发展重要方向,积极创新,主动作为,大力实施“重点工程在哪里,江苏招标服务到哪里”行动,紧盯重点工程、重大基础设施、新基建和公共服务项目,强化技术创新与跟踪服务,积极培育发展全过程咨询新业态,创新开启“云开云评”全新招标服务模式,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夺取“双胜利”的同时,实现自身综合竞争实力大幅跃升。近几年,先后被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等有关方面授予“行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招标投标法》实施20周年卓越贡献奖”“中国国有招标代理机构30强”等多项殊荣。

聚焦重大发展战略,锻塑行业发展标杆

  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立足江苏、辐射全国,凭借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言万语”的“三千三万”精神,以金融、电力招标项目为重点,在全行业内率先从省内走向全国。近年来,伴随市场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地方性招标代理机构的大量涌现、行业性招标代理机构的迅速崛起,以及全国性招标代理机构的浪潮席卷,区域性招标代理机构的省外市场开拓之路变得举步维艰。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聚焦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重点工程在哪里,江苏招标服务到哪里”行动,大力开拓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大型公建、新基建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同时围绕总部业务、集团业务、央企业务,延伸服务半径,拓展市场区域、领域,走出了一条“内拓外延”双通道双发展的新路子。

  近几年,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招标业务快速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5%,代理项目委托合同额年均增长48%。在金融系统采购业务领域,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牢牢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在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天然气发电、生物质发电等电力能源领域,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占据领先优势;在中国科举博物馆、江苏大剧院、南京紫峰大厦、南昌双塔楼等诸多城市地标工程,在南京、南通、苏州地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世界物联网大会、中国(南京)软博会等重大活动方面,都有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的身影。

聚焦行业发展方向,争当全过程咨询先锋

  2018年初国家全面取消招标代理资质管理后,招标代理企业呈几何级倍数激增,招标代理市场由此走向白热化竞争时代。面对严峻的外部竞争环境,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在做强传统优势的同时,以全过程咨询为战略方向,大力发展造价咨询、PPP咨询、投资决策咨询、工程管理服务、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业务、新业态,不断延伸服务链。

  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新趋势,抢抓机遇,拓展服务领域,2018年2月,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在激烈的竞争角逐中,被江苏省住建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着力强化造价功能,提升咨询分量,先后为省内外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工程量清单编制、造价咨询、招标采购咨询等一揽子服务。大力开展央地合作模式,加强资源整合,牵头承揽了一批重点工程招标代理、绩效管理、履约管理、造价咨询等“组合业务”。作为业内较早、省内最早涉足垃圾、污水处理BOT、TOT项目的代理服务机构,近年来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抓住国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契机,积极开展PPP咨询、财务咨询、项目前期咨询、财政顾问咨询等业务,为江苏昆山、安徽界首等多地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项目提供高质量的PPP咨询服务,多个项目获批成为省级试点,有力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在延伸拓展服务链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献计献策。

聚焦夺取“双胜利”任务,争做服务模式创新表率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长期在电子招投标工作中的底蕴,将电子化、信息化、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植入招标投标业务流程,率先推出“云开云评”招标服务新模式,有效保障了重点急需项目实施。

  为了解决防疫工作“不能聚集”和开评标工作“难免集聚”的矛盾问题,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云开云评”系统融合了远程异地开标、分散在线评标和云会议系统功能,实现不出户投标、不接触开标、不见面评标。依托这种全新的招标服务模式,来自不同省份的投标人尽管远隔千山万水,都因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开发的“云开云评”系统,轻松无压力地“聚”在一起。通过创新招投标方式方法,今年以来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为城市运行所需、疫情防控必需、重要民生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项目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招标服务保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力有效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为夺取“双胜利”做出了江苏招标人的积极贡献。

      (编辑:鑫果)


返回企业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