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奠基者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奠基者

2020-07-27 10:51 宋明理学五十讲 杨立华
      宋明道学或者宋明理学有濂、洛、关、闽四大主要流派,濂就是指周濂溪,洛是指二程,关是指张载,闽是指朱子。濂、洛、关、闽之学,一般被公认为道学正宗,或者理学正宗。
      周敦颐(周濂溪)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诚体与太极:周敦颐的哲学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奠基者
      杨立华,1971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1998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道学的理论建构阶段从周敦颐开始。周敦颐、邵雍,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奠基者。
      周敦颐,生于公元1017年,去世于公元1073年,活了55岁左右。他的家乡是营道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南道县。周敦颐晚年定居庐山的时候,在其住所附近有一条小溪流过,他就把这条小溪命名为濂溪。他在那里建了濂溪书堂作为自己读书的地方,所以后世一般称他为周濂溪。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奠基者
           濂溪祠
      宋明道学或者宋明理学有濂、洛、关、闽四大主要流派,濂就是指周濂溪,洛是指二程,关是指张载,闽是指朱子。濂、洛、关、闽之学,一般被公认为道学正宗,或者理学正宗。
      周敦颐在世的时候影响并不大,这一点是跟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不能相比的。由于周敦颐声名不显,当时知道他的人并不多,所以周敦颐的著作到了南宋的时候就已经很成问题了,可以说聚讼纷纭。诸如《太极图》的来历,《太极图》到底是什么样的,《太极图说》第一句话到底是什么,《太极图说》跟《通书》的关系等等,都没有定论。我们现在的通行本《周敦颐集》主体部分是经过了朱子的编辑的,可以说是朱子版的周敦颐。我个人还是认为朱子版的周敦颐比较可靠,当然也更有哲学趣味。朱子几乎一生都为经过自己编辑的《太极图》和《太极图说》以及他自己做的《太极图说解》辩护。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奠基者
                 太极图
      周敦颐长期做州县小吏,史书上记载说他不卑小职,处理问题的时候都非常认真,有严毅之风。二程的父亲程炯在周敦颐尚处寒微之时就看到了他的高贵品质,所以让二程兄弟去向他问学,这对二程兄弟是真正有启蒙作用的。周敦颐令二程兄弟去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也就是让他们去体会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境界。这一个“乐”字的拈出,本身就已经是儒家气质的集中体现了。梁漱溟先生曾经指出,从根本气质上讲,儒家是一种乐感文化。这样的一个“乐”字的拈出,其实已经把儒家看待世界的那种温暖的、有春天意思的目光揭示出来了。
      周敦颐对二程兄弟的启蒙是多方面的。他对程颢的人格影响非常大。程颢曾说,“自见周茂叔,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朱子曾为周敦颐做《像赞》,其文曰:“道丧千载,圣远言湮;不有先觉,孰开后人;《书》不尽言,《图》不尽意;风月无边,庭草交翠。”这里,“道丧千载”就是我们第一讲里面提到的道统观念。儒家之道,在孟子去世以后就湮灭无闻,这是韩愈以后的常见讲法。“道丧千载,圣远言湮”,圣人离我们太远了,言辞已经湮没。“不有先觉,孰开我人”,如果没有先觉者,谁能够启迪我们这些后来人呢?“《书》不尽言,《图》不尽意”,这是在讲他思想的贡献。“《书》不尽言”里面的“《书》”当然是指《通书》,“《图》不尽意”中的“《图》”当然是指《太极图》。
      “风月无边,庭草交翠”,“风月无边”一句暗含了黄庭坚对周敦颐的评价——“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庭草交翠”则与周敦颐的一个小故事有关。周敦颐家院子里的杂草长满了之后也不除去,人家问他为什么不去除一除杂草,周敦颐回答说:“如自家意思一般。”也就是说那杂草生机勃勃的,何必要除去它呢?你追求这样的生机,我也追求这样的生机,那为什么要断掉杂草的生机呢?北宋道学家普遍喜欢生命力强的东西,比如程颢喜观鸡雏,张载喜闻驴鸣。而这种趣味跟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是紧密关联的。朱子这篇《像赞》是对周子的人格及思想的一个完整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奠基者
      《濂溪先生像赞》凡七行,每行七字,字经一寸,正书,像赞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题,题云:“道丧千载,圣远言湮,不有先觉,孰开我人。书不尽言,图不尽意,风月无边,庭草交翠。晦奄题。”

                   01
      天地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
      周敦颐特别强调人在万物中的独特地位:“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人是所有万物当中最灵秀的,这个观念就强调了人的特殊性。周敦颐说人跟万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最完整地禀得了天地当中最精华的东西,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天地的精华的最直接的体现。如果我们用天人之间的关系来讲,周敦颐的思想则真正体现出了天人合一,他恰恰是要讲人的规律就是自然规律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在周敦颐看来天地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人类社会的所有道德法则都源于天地的本性,这是周敦颐的一个绝大的发明。
      当然他跟老子是不同的,老子是把整个人类社会向荒莽的自然那边拉,儒家是把人类社会的所有价值原理植根到天地的原理上去,所以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儒家是把人的价值原理植根到天地,在天地的本性当中辨认出价值的原则来,而不是用自然消解人类社会的道德价值。按照老子、庄子的做法,会导致完全用自然消解人类的道德价值,而儒家恰恰从这样一个逆反的方向上把人类的道德价值跟天地的本性关联起来,而这种关联又不是源自某种主观的构造,而是根源于真实的哲学洞见。
      人是得其秀而最灵的,但是人类社会却恰恰需要治理。为什么“得其秀而最灵”的人反而需要治理呢?这就只能结合善恶的产生来做进一步地阐发了。

               02
      什么样的人是圣人?
      《太极图说》讲:“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有了人,就有了形体和神明的分化。内在的本性为外物所感,也就形成了善和恶的分别,世间万事也就由之而生。善恶既分,治理的必要也就产生了。
      这里,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谁来治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谁来发现人类社会应有价值?周敦颐的答案是圣人。圣人的重要性就在于圣人能够发现人类社会的价值原理,人类社会价值的根据所在。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圣人?在《通书》里面,是有很多的章节是讲圣人的。最典型的是《通书·圣》这一章:“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
      这一章很难懂,很难得到一个确切的解释,我这里也只能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权宜的解释。周敦颐用三个概念来讲圣人,即诚、神、几。“寂然不动,诚也”,寂然不动是诚的状态。寂然不动这话出自《礼记·乐记》,在我看来,这里的“寂然不动”并不是指像石头一样没有动作,完全静止,而是没有主动欲求的意思。真正的公明之人不应该有额外的主动欲求,如果有主动的欲求就不是寂然不动了,在某种意义上就不诚了,不诚就是伪和妄。
      这个地方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饿了要吃饭,这算不算寂然不动?诚在这里显然不是天道之诚,而是人的心灵状态。“感而遂通者,神也”,遇到有物来感发就能有所通达。要注意,在周敦颐的话语系统中“通”是跟“智”相关联的,因此才说“通曰智”,这一点在他讲五德的时候讲得非常清楚,所以“感而遂通”的这个通字就有智的意思。有事物触发我们,就会有所知识,这就是神。不是主动的欲求,而是为物所感。但什么叫主动的欲求?这个主动欲求,我是从儒家的分限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什么叫做欲?欲是指对分外的、多出来的那部分的追求。因此,“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指的不是无事时全无思虑,遇事则有所感发。一个人依本分而行,不做非分之想、不为非分之事,则无时不寂,亦无时不感。
      “动而未形,有无之间”指的是本分内的追求,这种本分内的追求虽然属于动,但因其非刻意的、额外的追求,所以可以理解为动而非动的状态。我们做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最恰当的、好的做事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一个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但是并不把那个目标和追求当成我们做事的绝对的前提条件。比如种庄稼,种庄稼不能考虑今年是不是有灾然后决定自己种或者不种,有没有灾都得种。但是问题是,如果种下去必然长不出粮食会有人去种么?脑子坏了的人才会去种。有目标,但不过分关注这个目标;有追求,但这追求不在本分之外。我觉得这就叫作“动而未形,有无之间”。
      “诚、神、几曰圣人”,圣人不能有过分的主动欲求,因为一旦有过分的主动欲求人的神识就昏了,有过分的主动欲求人就有了私心。所以《通书》里讲:“圣人之道,至公而已矣。”为什么他能做到“至公”?因为他没有个人的私欲,他能超越个人的私欲。你饿了吃饭那不是私欲,私欲是指过分的欲望。人可以有欲求,但不能有这样逾越本分的欲求,有了逾越本分的欲求即有了私欲,是失其至公。失其至公,就不再有“明”了。人只要不公,就必然不明。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奠基者
                        杨立华

                  03
      志学:圣人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
      周敦颐的作品看似零散,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将会发现宋明理学的基本架构在他的思想中已经完整出现了。志学这部分实际上对应的就是修养功夫的部分。学要立志,立志的标准是“圣希天”,即圣人追求的是天的境界;“贤希圣”,贤人追求的是圣人的境界;“士希贤”,一般的士人追求的是贤人的境界。
      周敦颐有两句话特别重要,其中提出了儒家士大夫的理想和目标:“志伊尹之所志”,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圣人来治理,即使没有圣人出来也得有贤人出来;“学颜子之所学”,这是他为儒者确立的目标和理想。在他看来,士大夫应以此为目的。这个世界总需要有道义的担当者,总需要有智慧的担当者,总需要有人不断的重新出来,每隔数百年,如果一个文明不出现伟大的哲学家,这个文明离没落就不远了。
      在我看来,哲学就是一种根源性的谈道理的方式,一个伟大哲学家出现以后的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人们谈道理的方式都会受到他的深刻影响。你只能按照这些大哲学家的方式来谈道理,否则别人会认为你不讲道理。为什么《孟子》最后一章讲“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是我们这个文明的基本命运,每隔数百年一定出伟大的圣人。但是怎么能成为圣人呢?不同的人对圣人的理解不一样。在《通书·圣学》篇里面,周敦颐提出了“圣可学”的观念,圣人是可以努力地通过学习来达到的。
      怎么才能达到圣人,怎么才能学成圣人?周敦颐说:“一为要”,一是学为圣人的根本,一就是纯一、专一的意思。但不能只讲专一,如果只讲专一,那我专一于赌博怎么办?所以,周敦颐接下来讲,“一者,无欲也”。怎么理解“欲”这个字呢?在宋明道学的传统里,欲一般都是指过度的欲望,逾越了自己本分的欲望。“无欲则静虚、动直”,无欲的结果是静则虚,动则直,无论动还是静,都能够做到公平。“静虚”的效果是“明”,明自然通达,所以“静虚则明通”;“动直则公”,公正的人才能博大,即周敦颐说的“溥”,“公则溥”。没有过度的欲望,每个人只专注我自己本分的事儿,因为不过度,所以不在“欲”的范畴。不能把无欲理解为没有欲求,那样理解就成禅宗了。因为没有过分的欲望,所以我们能虚静,静则虚,虚就是内心中没有任何成见,有成见就不再虚了。而因为没有任何成见,所以你能够客观地、如实地看到事物,因此就明通。直则无私念,无私念所以公平,公平才能够真正做到博大。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周敦颐的思想从本体论到政治思想再到工夫论,是有一个相当完整的架构的。《太极图说》和《通书》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朴素、明达、理性的哲学建构的努力,而且这一哲学建构是以哲学写作的方式来完成的。周敦颐不像同时代的大多数人那样,以注疏的方式来思考和写作,他的哲学著作是以原创式的形态出现的。《太极图说》和《通书》里闪耀出的那种朴素、明达、理性的光芒对后来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因此将周敦颐视为宋明道学的奠基者。至此,从中晚唐开始的儒学复兴运动有了更为确定而明晰的方向。

      本文节选自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奠基者

返回国学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