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_文化产业_ > 影像技术让戏曲不再“曲终人散”[正文]

影像技术让戏曲不再“曲终人散”

2016-05-20 13:24    中国新闻文化网
中国文化报
    责编:xcmwhw

借助影像技术,将中国传统戏曲拍摄、记录,以戏曲电影、纪录片等形式呈现出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
    影像技术留住戏曲瞬间之美
    作为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舞台艺术,戏曲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繁杂的种类流派、众多的名家名角和广泛的地域分布。“现场性”和“民间性”是它最鲜明的两个特征,因此也有演过即无、随人而走、难以固定保存的局限,具体体现在艺术发生空间的有限性和时间的不可逆性。针对这种问题,影像记录可以在宣传和保护传统舞台艺术方面扬长避短,充分发掘传统戏曲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人们能够记住10%所听到的信息、20%所阅读到的信息、80%所看到的和实践的信息。美国传播学教授保罗·马丁·莱斯特提出,我们的社会正在变成一个依靠视觉传播信息与知识的社会。对许多人而言,对世界的认知不再只通过语言,而是通过画面。这就是视觉传达的力量。一部好的纪录片以其纪实性来获得观众情感和意识的认同。比如,近年来我国最成功的纪录片之一《舌尖上的中国》,从2012年第一季首播便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2014年第二季播出后,收视率和影响力超过了包括电视剧、综艺节目在内的众多电视节目。该纪录片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美食,以美食渗透出人性,加之以高清4K摄像机拍摄,使得纪录片画质清晰、生动意趣、引人入胜,成功树立了其文化影响力。
    4K技术提升艺术体验
    近年来,随着4K影像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国内外众多艺术团体已经开始尝试将其引入舞台表演的记录领域。借助4K影像技术拍摄纪录片,可以实现诸多传统影像技术所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得到更为真实震撼的艺术体验。
    4K影像技术带来的视觉体验远远超越了刚刚普及的高清或2K影像标准。4K影像的分辨率是传统2K标准的4倍,这意味着在一个画面中,4K将呈现更好的视觉体验。2K标准下,观众的理想观赏视野在30度左右,而4K标准中,视野范围将扩大到60度。这个标准更加接近正常的视觉范围,能够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
    观众在剧场内欣赏戏曲表演时,面对的是内容丰富的舞台表演全景,在此过程中,观众因兴趣不同而选择性地关注舞台上的不同内容。4K技术应用在舞台表演的记录上,使得大视野画面可以收入更多舞台信息,因此可以达到更加接近剧场观看的视觉体验,完美体现舞台纪录片“现场性”的特征。
    4K技术带来的视觉革命不仅仅体现在视野的进一步拓展。由于亮度和色彩等方面的技术提升,4K影像能更加真实地还原现场演唱效果。更深的黑度值和更加饱满的色彩都为还原舞台演出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现代剧场环境下的舞台表演,设计者精心营造出的特殊舞美灯光效果,可以通过4K影像最大程度地还原,不仅还原了丰富的舞台层次,还能展现固定空间中流动连续的表演状态,减少观众不在场观看时的效果差别,与舞台艺术欣赏效果不谋而合,提高观看质量。
    此外,4K技术对声音有了更高的标准,相关设备的升级更为声音的收录与还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先天特点强调了其音乐属性。在从影像角度记录“无动不舞”的形体表现的同时,“无声不歌”的音乐艺术还原则体现了对声音记录的更高要求。通过4K技术记录传统戏曲的过程中,声音方面的解决方案将由更为先进的专业设备提供支持,最终完美地呈现在纪录片中。视觉和听觉的良好结合,不仅增加了视听感染力,更是真实保存和还原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前提。
    影像弘扬戏曲文化
    今时今日,伴随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展开相应的纪录片制作工作有着更为鲜明的时代意义。作为一种声画一体、时空延续的媒介,影像纪录片可以描述出舞台艺术背后的历史、艺术、教育、人物、故事、娱乐内容,见证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精华;纪录片采用多种媒体创作形式,更能够打破文化断层形成的认知壁垒,为全体国民乃至世界认可和接受。纪录片是弘扬传统戏剧戏曲艺术的“扬声器”,是普及全民艺术教育的“投影仪”,可以用更小的成本达到更好的传播推广效果,更适合当今社会的技术和生活现实。
    在国家提出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背景下,相关部门更应该将传统艺术的弘扬与现代影像先进技术加以通盘考虑,设置相应的职能机构,建立起传统艺术创作与现代视听觉创作之间的联动关系,加大对于优秀纪录片项目的资助力度,建立起多层次的资助体系,将艺术、学术、产业、传播等各行业资源统筹在一起,吸纳更多有志团队投入到戏曲艺术的影像记录工作中来。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文化网)

关键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