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入理,回得天意”梁振康画展在新加坡河畔艺术之家隆重举行
本网讯 2019年1月9日,由新加坡美术总会主办的“造神入理,回得天意”梁振康画展(南洋风貌之延伸)在新加坡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画廊隆重开幕。开幕仪式由新加坡交通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蓝彬明医生主持,新加坡各界名流约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是梁振康先生从艺46年继中国内蒙古美术馆个展后第36次个展。展览开幕之初,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梁振康先生进行了专题采访,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北京《中华国粹》杂志社社长李浪木先生在圣诞节期间对梁振康先生做了追踪访谈,并在《中华国粹》杂志以头条刊发。
梁振康在作品前留影
梁振康先生一生与中国书画结缘,他生于新加坡,求学于英伦澳州,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国画,并心灵一任自然地陶醉其间,山水、人物、虫鱼无一不精并各具风貌,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极具热带情调的南洋艺术风貌。
新加坡交通兼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蓝彬明医生致辞
与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阙小华先生合影
在2007年徐悲鸿纪念馆他的个人展览上,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对他的承传统、融西洋的画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许。在北京荣宝斋画展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陈传席说:梁振康先生生在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汇融的地方,成长在这里的艺术家很容易在创作上互相借鉴,梁振康的重彩作品就是中西合璧的创作,他在创作中运用中国画以书入画的写意笔法和西画的色彩和光暗对比,构成了他自家的画风与面目。《中华国粹》杂志社社长李浪木对媒体说:梁振康先生是新加坡别具才情的画家,他的画风多变,能在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且山水、花鸟、人物兼擅,特别是他在传统题材之外,将新加坡南洋风物元素入画,形成了他亦中亦西、亦工亦写的南洋画风。他的中国画创作,笔墨飘逸,卷舒自如,深得写意之精神,呈现出了一种深厚、纯正的艺术气象。梁振康先生所走的亦是一条重修养、养笔墨、求境界的艺术道路,经过多年的求索,他的艺术特点逐渐鲜明,已经达到了抒写心境的相对自由。
北京《中华国粹》杂志社李浪木社长采访梁振康先生
这次展出作品共计八十余幅,是梁振康先生近年创作的部分代表作品之一,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等,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造神入理,回得天意”,这也是梁振康先生数十年来,对中国画艺术的探索与追求。
飞鹰图(梁振康 作)
梁振康,字妙康,别号建行。现任新加坡美术总会会长。1951年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新会,早年随陈景昭先生习书画,1974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1980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艺术系,后留学澳洲,取得澳洲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纯艺术硕士学位,先后执教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新加坡拉萨新航艺术学院22年,期间在新加坡、中国、日本、印尼、马来西亚、澳洲、新西兰等举办个人画展20余次。1970/1971年获得新加坡全国青年节艺术中国画奖;1987年获得新加坡交通与新闻部艺术优异奖;1994年获得新加坡大华银行中国画第一名;2003年获得新加坡“陈之初艺术奖”;2003年获得韩国亚细亚美术展最高奖,2014年再获新加坡“陈之初艺术奖”。其作品受到新加坡李氏基金会的高度重视,是近年来东南亚艺术品投资的热门,并广被国内外艺术馆及政府机构、企业财团收藏。出版:《梁振康60(1951-2011)甲子作品集》《梁氏兄弟画集》《梁振康书画集》《梁振康艺术作品展》1992/2000年度、《海外当代名家画集•梁振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多部。
荷和图(梁振康 作)
梁振康自画像
弥勒佛(梁振康 作)
群猿嬉戏图(梁振康 作)
香蕉花(梁振康 作)
印尼神舞(梁振康 作)
(编辑:鑫果)
相关阅读
-
“中华新闻文化网”更名为“城乡农科文化网”
-
著名书画家朱文、桑一田等以国画长卷歌颂 “一带一路”
-
君恒生物SAF 持续为世界航空“加油”
-
世界旅游日:泉水联盟与山东文旅云达成“好客山东一码通”战
-
接力从军路 立志守边疆——邳州市官湖镇三对“父子(兄弟)兵”
-
90后00后年轻人不喜欢接电话:广告推销电话成主要 “拦路虎”
-
音你而来,为乐而燃!“高山星空音乐汇”绽放龙庆峡
-
“健康酉阳行”文学采风活动在酉阳成功举行
-
北京乌兰察布企业商会蒙戈书画艺术社举行“八一”书画交流活
-
富家河上飞“白鹭”
-
香港卫视总台国际书画研究院携手多家机构举办“墨润济南”艺
-
全球华人“和文化”文学艺术大展赛展览颁奖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
河南新镇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暨保密教育专题活
-
“至爱齐鲁 关爱健康”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走进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
扬州大学举办“张謇名言-郭谦百体书法展捐赠仪式”
-
聚焦315“品牌强国”商务交流会暨心时代乡村俱乐部(惠州智慧
-
贵州务川黄都镇桂花村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村企共建促振兴
-
山东省农技协举办“军神碳氢”农业技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第四
-
2024“孙氏武学”非遗传承研讨会暨“上海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武
-
“辰龙闹春”——新春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