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 龙灯开光降祥瑞,移风易俗新农林
2018年2月1日(农历腊月十六),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西湖镇农林村,一场期待已久的龙灯开光仪式盛大开幕。中国风景区摄影网铜陵站站长王银凤女士携铜陵站摄影师前往行摄。

农林村龙灯(原名:俞郎冲百子老龙),是清朝光绪七年冬,由家住本村俞村组村民俞恩选先生为首扎起来的,传承至今已有130多年。因当时是闰七月,全年有十三个月(农历),所以龙灯定为十三板。光绪七年冬扎灯,第二年正月舞灯。规定每舞三年停一至三年再舞。

雪后初晴,一派祥和。村民们一早就挤到农林村大舞台前翘首以盼。9时许,喜庆的锣鼓响起来,老艺人鲍宽海和舞龙协会的队员请出了威风凛凛的(百子老龙),人们欢呼雀跃,虔诚祝祷。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求幸福安康,国运昌隆。

龙灯开光之前必先祝祷,老艺人鲍宽海摆好香烛祭台,虔诚的祝祷,队员每人一炷香叩拜老龙,祝祷结束。龙灯开始舞起来,板龙非常重,龙头需三人,二板两人,尾板两人,其余各板一人。十七位壮汉舞技高强,龙灯时起时落,如出水蛟龙,整条龙配合默契,节节相随。10点整,开光仪式正式开始。九华山大觉寺方丈释演彻率众弟子净手焚香,诵经祈福,行叩拜之礼,再以净水施福芸芸众生,在一片祥和的祈福声中为老龙开光点睛。
开光结束后便是朝庙,老龙从村部出发前往福海寺。所经之处,家家开门迎接。老龙每到一家都三落四起,第一次落灯,送一对烛;第二次起转一圈,磨“天锣”,叫抬头望月,再落灯,送第二对烛;第三次起转一圈,磨“地锣”叫蛟龙探海,再落灯,送龙须,如遇家有老人,可送第四对烛,叫送寿烛。行灯时,如有人家不接灯,便会燃放爆竹表示对老龙的尊敬。这时,引灯和龙头便会向该户点头表示致意。路上如遇庙宇,引灯和龙头要点头施礼,必要时燃放爆竹,供香烛等。
据了解,农林村板龙已申报非遗,人们借着舞龙灯的机会,展现着新农林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乡村风貌。祥龙劲舞,瑞雪丰年。祝愿农林村一年更比一年好。
相关阅读
-
冰耘一曲《铜岭谣》复活铜岭铜矿的记忆
-
赣州定南新歌《等你在客家古城》绽放古城风韵
-
富家河上飞“白鹭”
-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届蓝莓采摘节在淄角举行
-
第22届纽约名家论坛在纽约866联合国大厦举行---中国艺术家张耀
-
走进这座明清时期的偶园,去拥抱夜幕下的温柔
-
“肝胆相照”中国文艺名家文学书画青州采风创作论坛暨颁奖盛
-
示单散文集《跑者无疆》首发暨研讨会成功举办
-
江西广丰:明代牡丹 惊艳五百余年
-
四川“小瑞士”,余杭“小巴黎”:人们为什么喜欢制造“小”
-
张庆和:向一条“抗战路”致敬(散文诗)
-
北京爱心人士走进察右中旗宏盘乡中心校捐资助学献爱心
-
六月,最该去一趟济南
-
忻州玉清观牡丹
-
湖南湘西、甘肃张掖获批世界地质公园
-
“疫尽花开 驾游扬州” 2020年自驾寻美扬州行活动
-
如何防止景区扎堆?重大赛事如何办?权威回应来了
-
段春梅诗集《遇见美好》《诗梦》研讨会在北京文心书院成功举
-
黄河口实力刷屏——中国·东营首届短视频网红大会收官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追寻红色足迹,走近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