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青年作家郑长春在西安石油大学“明德大讲堂”的演讲

青年作家郑长春在西安石油大学“明德大讲堂”的演讲

2018-04-03 11:16 今日文教 郑长春

青年作家郑长春在西安石油大学“明德大讲堂”的演讲

读书能让你看清自己

——青年作家郑长春在西安石油大学“明德大讲堂”的演讲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参加我们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的这个“明德大讲堂”系列讲座,看到这么多年轻而热切的面孔,让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大学生活,心里真有点小激动。能在自己走出校门数年后,再次应邀走上熟悉的大课堂,与大家分享知识的快乐,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可以说,这是一种缘分,我们是为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就是读书。

因此,既然是因为读书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我就想借这个机会,结合我的成长经历,谈一谈我对读书的心得体会。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让我们彼此受益,共同进步。

由于时间有限,在这里,我就简明扼要地谈三个问题,首先要明白——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我想问一下大家,在我们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你为什么要读书?

在座的各位,有从农村来的,按照传统思维习惯,你完全可以在呆在家里,守住那一亩三分田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悠哉游哉的“土豪”生活;也有家庭是城里的,你也可以凭着父母关系谋求一份像样的职业或买一处差不多的房子,过着“我的青春我作主”的“小资”生活。但,你没这样做,而为什么选择离开父母去找个安静之所(大学)去读书呢?

我想,答案肯定有很多,但最终目的不外乎都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这些都是封建时代一般读书人的功利目的。但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可不是谁想读书都能读得起的,这不是读书的成本有多高,而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条件决定你有没有读书的资格。在中国古代,尤其是隋唐以前,社会的门阀等级制度很严,文化的普及性受到各种条框的制约,因此很多家庭出身卑微的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把读书看作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就是例子。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比过去优越到哪儿去了,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教育,甚至有人喊出“学习力就是生产力”这样的口号,在这样的氛围下,你说读书重要不重要?

我们不是说书本本身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该丰富的不是你的履历,而是你的阅历

两千多年前,杰出的思想家荀子就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可见,中国有着悠久的读书学习历史,这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应当在现代社会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但现在这种优良的文化传统却在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给慢慢弱化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怕、也需要警惕的事情!

青年作家郑长春在西安石油大学“明德大讲堂”的演讲

为什么这样说呢?

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一组数据就知道了。有人专门做过调研,据统计: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而犹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占0.3℅。

毫无疑问,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心细的人应该早都觉察到,平时那些喜欢锻炼(身体)与不锻炼(身体)的人,是不一样的。也许,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读书与不读书,终成天壤之别,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话。

所以,我凭着自己多年来的生活、工作经验,想给大家说一句知心话:人啊,活在世上,说很漫长,其实也很短暂,非常宝贵的时光也就那么几年,所以无论时光如何变换,你生命唯一不能舍弃的爱好应该是读书。读书是人生最低成本的投资,能让自己的灵魂修行,提升品格,减少堕落的时间,给自己多留些读书时间,少玩些游戏和灯红酒绿,要知道,你现在读书的厚度决定今后远行的长度。

读书,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让你在未来,能独自混过那些漫长幽暗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读书,是为了能和你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

清人袁枚有一首题为《寒夜》的小诗读来颇有意思,不妨与各位分享于此:“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卷在手,或侧或卧,伴着袅袅氤氲,不久便心境澄明,进入那忘我境界。“红袖添香夜读书”、“雪夜闭门读禁书”,那该是何等的一番诗意?

也许有人说:“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想说的是:“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其实,你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还有有人说,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我可以很自信地告诉你,我们的坚持是为了读书可以升华气质,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记得一位女作家说过这样一句感人肺腑的话:“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甚至日后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妆,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灵,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当时,看到这里,不知怎的,我的眼里竟有了泪水,心里暖暖的,禁不住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读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我看来,读书的一个最基本的价值体现在于,能够使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读书乐趣确实很多,能够学到知识,这是读书最直接的功能之一。知识不像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你享有了,别人就不好再享有;也不像物质产品,只能一次性消费。知识是精神产品,可以传导、复制和共享。将来你走出校门了,也许走上了非专业所学的管理阶层,很多社会知识、理论知识、管理知识、人文知识和其他各种知识的掌握,要通过读书这个途径来获得,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汲取专业智慧,提高做事本领,构建文化理念。

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知识与事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联系表现在,知识是事理的基础,事理是知识的升华;区别表现在,知识是固定的,事理是灵动的,事理是知识的灵魂。因此,学习知识是对读书的初步要求,明白事理才是读书的重要目的。人们学习理论知识,就是要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业务知识,就是要深化对工作规律的认识;学习人文知识,就是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加强自我修身和道德涵养。

一个人的能力与阅历有着密切关系,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与亲为,有些事也不能亲历与亲为。对于人生来说,许多知识和经验是间接获得的,而读书恰恰是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最有效的途径。在书中,你可以感到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对工作的体验,对人生的领悟。

说白了,读书就是在阅读别人的人生,用他人的人生经验丰富自己的阅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人的阅历丰富了,自然能提高做人做事的能力。国外有一项研究,说是在疲惫不堪、心情烦躁时,读书、听音乐、喝茶、散步,哪一项更能减轻人的压力并放松心情?最后的答案是读书。因而,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宁静才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表明读书可以帮助培育良好的气质风度。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相貌是不一样的,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只能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书读多了,明白了更多事理,就会提升精神品格,才能养成健康人格。

即使平凡,智慧也是你一生的财富。所以说,读书一定要自觉,只有自觉的求知欲望和行为,你才能全部身心地深入进去,读到出文字背后的真正内涵。说句心里话,我曾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感觉,有时候,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有摸书本了,而且没有任何紧迫感的时候,我就会产生一种堕落感和空虚感。这种感觉,是那些不喜欢文字、不爱读书的人永远体会不到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读书呢?

这就是我要说到的第二个问题。

读书的捷径和方式

我们先看看古代圣贤是怎么读书的。

“古人书籍浩如烟海,人生目光所能及者,不过九年牛之一毛耳。”谁也无法穷尽。因此,读书要有所选择,读有用之书。清代大儒曾国藩认为,如果一个人漫无边际,没有系统和目标地读书,最终不会有精深的心得,终其一生也将不会有所成就。

所以他强调,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至于择书标准,其一应“先务乎其大”,即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读;其二,要选择其规矩言行、修身养性、终生受益之书;其三,要对症下药,择人长补己短。这里,曾国藩所讲的选择,是要在广泛涉猎于经史子集基础上的选择。“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若志在穷经,须守一经;志在作制业,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兼营竞骛,兼营则一无所能矣”。“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纵观他的读书方法,可以概括为:首先,应确定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迅速摄取信息,宜速点速读,不能句句求熟,看读写作缺一不可,在学习的高级阶段,温习巩固,目的在于消化和领悟,宜就自己所喜爱学科,慢读精思,择某一学问以求专精,但又不可局于一隅,以至太陋,所以应该加大阅读范围;其次,不能死记硬背,读书记性好或坏并不足虑,所虑者一怕无恒,在阅读过程中,阅读有得,应随笔记之;第三,读书要有选择,要读有用之书。

有人认为曾国藩为官数十年,处处以学术化人,人格感人,这是他的优点所在。而这一优点完全得益于他“首尾不懈”的读书生活。总之,他的读书方法的核心在于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也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段话的意思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少年时读书,是从字面上理解;中年时读书,是用人生的历练去理解;老年时读书,是用全部人生去理解。

客观地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有联系,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关键是要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融会贯通,细细品味书中的喜怒哀乐,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真实、科学道理、人心善良和审美情韵。这样的读书,境界更高,乐趣最多;对于我们青年学生而言,就可以减少幼稚气,增加书卷气。

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地充电,才能持续释放能量。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作为一个青年学生,如果不增强时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学习,知识就会单一,思想就会落后,能力就会弱化,就难以胜任未来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青年作家郑长春在西安石油大学“明德大讲堂”的演讲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这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寥寥数语,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读经典、要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

第一,要读经典。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时间过滤、实践检验后沉淀的精华。曾国藩自己本身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儿子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事实上就读书而言,有很多人有这种毛病,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沉浸其中,并不代表死记硬背,“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第三,就是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不仅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曾纪鸿结婚之后,他的老婆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还顺便教儿媳。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所以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才女。

曾国藩老先生的这些成功经验,尽管时隔多年,至今对我们这些新时代的读书人仍然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在这里,结合前辈的读书经验,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那就是——


阅历比履历重要


很多时候,我会默默地问自己:人生中,最应该丰富的是什么?是履历,还是工作经验?

想来想去,其实都不是。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履历更好看,为的是赢得别人的关注。然而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阅历。为别人而活的人,往往会在意自己的个人履历是否好看。真正为活得通透的人,通常只在乎自己的人生阅历是否丰富。

履历再好看,也要有真材实料。虚假的履历,或徒有虚名的履历,只会带来更多的自欺和欺世。就像一个人,千万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所以,聪明的人,一定知道阅历比履历更重要。一个人阅历的丰富度,决定了履历的厚度。不要认为自己没什么阅历,就自信全无。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出伟大的路程。越是简单的阅历,越有机会改变人生轨迹。

在我看来,要改变自己现状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读书学习。

有时候,人是个很奇怪的动物,你不逼自己一下,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就像读书,你没有尝到读书快乐和把文化转变成财富的时候,你就不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可以说,当你有一天阅历丰富了,变得越来越强时,便不会在意履历是否好看了。履历是包装给别人看的,阅历才是自己活出来的。

我认为,这阅历,来自不断被培养的信心。世间从来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被培养的信心。活着的目的不在于永远活着,而在于永远活出自己。一个带着使命而来的自己,做对的事情,永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说到底,信心源于实力,而实力源于不断的学习力和阅读力。只挑舒适的环境,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阅读的过程,就是反映一个人真实的内在承受力、战斗力和奋斗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名字叫“坚持”。

也许,有人认为读书是世界上最省心、最容易的一件事。那就特错大错了。岂不知,浅尝辄止的行为是读书的大忌。

读书能否见效,关键在于能否坚持,能否有恒心、有志气。我们且不说古人的“凉桌子、热板凳、铁砚磨穿”,也不说周恩来总理的“为我中华崛起而读书”,此时此地,我只想就当下的我们这些年轻一代,究竟该用怎样的一种心态选择我们的读书生活这个话题,和大家进行倾心的交流。

在那个思想文化和社会体制都具有明显封建局限性的年代,一代大儒曾国藩先生就提出,读书的目的有二:进德修业和经世致用。“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是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当然,“进德”、“修业”仅仅是读书人个人的目的,而真正的读书人是有其终极目的的,那就是经世致用。

那虽是旧社会读书人的人格理想和生活状态,但不可否认,也带着令人敬仰的可贵性和使命感。要知道,曾先生所处的历史时期,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举国上下士气颓丧,读书人除帖括诗赋、欲得举人进士外,已无所谓志向,不知何为学问。“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用此等人做官,与用牧猪奴做官,何以异哉?”他想改变这种风气,以读书来改变人的气质,“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化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今天,当然与昨天不能相提并论。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物质生活空前丰富,所以对文化的认知和知识的需求也大不一样,也需要与时俱进。

书是知识的积累的反映。有的书甚至是一个人,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化几天时间,读一本书,结果是得到了这个人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这是读书的好处。但是,要运用书本知识就不能这样简单了。凡事要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做,不能完全按照书本上的知识做。很多书是前人的总结,我们现代人要做的是新时代的工作,知识的最终结果在于应用,其效果和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实践上。因此,必须要坚持学以致用、行知合一。不能应用的话,就是书呆子了,书就白读了。

满腹经纶不与社会接轨等于什么都没学,知道了道理不去深入实践等于零。因此,我建议,读书一定要读好书,而且必须要带着思想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去读。为什么要带着思想呢?光图好看,光浮在文字上去陶冶情操,不对书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过滤,你永远读不出字面背后的真味。只有经过了细心思考,你的思想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坚实更有力。

例子很多,不胜枚举。你可以随便翻开一些名人传记看看,那些有作为的人,都不是不学无术、满腹空空之辈,就算有些“风流人物”读的书不多,但你要明白,至少他身边的追随者或智囊团都不简单,其背后都或多或少地站着一些知识渊博、才华超群的人。

在风云激荡的古代,关羽看半部《春秋》可以傲立三国,王婵一部《鬼谷子》可以纵横雄霸,孙膑一部《孙子兵法》可以昌盛本国,那么,我要说,现在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一旦从学校的专业知识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一部《弟子规》就可以从获新生。只要有心,处处是学问,遍地皆文章。

青年作家郑长春在西安石油大学“明德大讲堂”的演讲

总之,无论什么时代,不管你身处何种境地,多读些书,总会不吃亏的。比如,你读了法律方面的书,你就有可能将来遇到问题时,节约一大笔律师费;你多读了些医药保健方面的书,你就会节省些医院挂号费。如此,无论从哪个层面说,你都是划算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书是一剂良药,也是一面镜子,可以关照古今,读懂兴衰,可以知耻辱,明得失,在你陷入人生低谷的时候,用最小的代价拯救自己。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世界很大,但书才是最大。因为,书会让人长大,让世界变小!

我们的人生一定没有白费的努力,也一定没有碰巧的成功。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关键就是看你如何去做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包含着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付出的力,把那些每个不虚度的日子串联起来,就能换来我们现在丰盛而幸福的人生状态。

实际上,到后来,你越学习,就越觉得自己懂得的东西还很少;你看到的世界越大,就越觉得自己渺小;见的世面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平凡;向知识领域掘进得愈深,向外界空间拓展愈广,你会对自我的认识愈清晰。于是,由量变到质变,你会在漫漫的人生之路上,变得更加谦虚谨慎、淡然从容和前景开阔,因为“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和感动的事。”如此,你不觉得“人生如书”么?人生确实是一部大书,就看你怎么去阅读,怎么去书写,因为那支命运之笔就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愿你我都能读懂这部大书,写好自己的人生!

最后,谨以此言,与各位共勉。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根据相关录音整理)

(编者注:郑长春为知名青年作家、资深传媒人,现居西安,供职于法治宣传单位) 

返回读书写作频道 (责任编辑:中华新闻文化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