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研讨范春荣作品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文学的视角回望历史、展望未来,让广大作家积极发掘新时代的创作源泉,不断提升文学创作质量,北京市石景山区作协4月28日举办了“范春荣小说作品研讨会”。作协主席李金明、副主席岳强、海城、王永华、代志强、胡松夏以及作家、诗人范春荣、月影、王进、徐文光、刘会生、姚志刚、马秀儒、曹艳丽、史锦萍、李辉、卫如珍、李喜纯、李良昌等出席了研讨活动并发言。
石景山区作家协会李金明主席讲话
李金明认为,作家需要进行潜心创作,更需要交流提升,作家范春荣七十二岁开始创作这部长篇小说,一部作品写了九年,最终圆满完稿,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奇迹。他的作品不管是从前的《爱的涟漪》还是最近的长篇小说《脚印儿》,都写出了朴实的情感世界,展示了独特的故事架构。通过“小切口”透视“大世界”,作家娴熟的京腔语言又体现了对文学追求,这在当今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左一作家范春荣
岳强认为,作家需要准确校正自己的能量,定准自己的“位置”,写作尝试结束,应该打造“集束”式文学效应。在一个地域或者一两个人物上深挖。在他看来,小说可以虚构,散文也可以根据文本需要设置艺术的主角。
参会作家、诗人都作了积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老作家范春荣尽管已经82岁高龄,但仍能笔耕不辍,而且还是采用最为原始的“手写笔抄”,这种“乐于创作”的忘我精神值得敬重,大家结合《爱的涟漪》《脚印儿》谈了各自的感受:作家范春荣亲身经历了新旧不同的时代,见证了共和国的成立,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并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走进军营,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作家。这充分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才能得解放。范春荣的作品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之情和对生活的异常挚爱,作品语言朴实,架构自然,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独立讲述,尤其是记录了大量地名与史实,具有文学与史学的双重价值。(撰稿:石作协)
(编辑:鑫果)
相关阅读
-
马华松诗集《黄河颂歌》研讨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
笑琰诗歌: 雨润丽水街(外二首)
-
笑琰: 参观安阳曹操高陵有感 (外一首)
-
笑琰: 甲辰秋再访安阳修定寺塔
-
笑琰:甲辰秋问佛安阳万佛沟
-
河南作家马文新书《岳飞传奇》出版发行,展现岳飞创心意六合拳
-
诗意人生的感悟与吟唱——略评靳贤孝诗集《信步轻声》
-
诗人作家、书法家靳新国谈写作的奥秘
-
笑琰诗歌:高过天空的是我的灵魂
-
笑琰诗歌:五月,家乡的麦子熟了(三首)
-
商丘辞赋家《刘成宏诗词选集》(第二部/六卷)出版发行
-
全球华人“和文化”文学艺术大展赛展览颁奖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
笑琰诗歌: 纪念着,怎么就记不清了
-
蔡诗华第15部诗集《日月如梭邮报情》正式出版
-
学者郭谦图书、书法捐赠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
-
军旅诗人王军诗歌6首
-
笑琰诗歌两首:与友人一起联欢(外一首)
-
杨维永: 感念程树榛主编 暨《人民文学》的老师们
-
郦道元文学院高研班暨中媒文化艺术交流委员会高峰论坛在安阳
-
“文化学者郭谦图书、书法捐赠仪式”在山西大学图书馆举办